由市青年宫无线电技术讲座忆起的作者德楠

彭洋简介 http://m.39.net/news/a_9192503.html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由市青年宫

无线电技术讲座忆起的

德楠斋

年代初,上海市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和上海科技协会在上海市青年宫联合举办了几期“无线电技术讲座”。

上海市青年宫旧址

那期间,每逢星期六晚上六时半,在江西北路市青年宫礼堂就有一位中年人操着浓浓绍兴口音在麦克风前宣布:“上海市青年宫,上海市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上海科技协会,无线电技术讲座现在开始!”

整个会场座无虚席,真是一票难求。

我也是个业余无线电技术爱好者,从小喜欢摆弄电器,从矿石机、一灯机、二灯机,到五灯机、扩大机和电子管电视机,再到后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和大功率扩大机和晶体管电视机,几乎占据了整个青年时期的业余生活,也影响了我以后的专业和职业和选择。

学生时代玩无线电是需要钱的,平时的一丁儿零化钱都花在这上面了。零件可自制的尽量自制,如机底板;还自己做钣金,电源变压器借绕线车自已绕制,自己没法自制的零件尽量买处理品和业余品。记得那时的电子管有“花生管”(苏式)和“GT管”(美式)之分,〝花生管”业余品二元二角四分一只。为买这样一只电子管就花尽了一个半月的零花钱,再不够的话就只能向做学徒工的姐姐摹化。

那时的星期六下午或星期天,我就经常出没在牛庄路(电讯器材二手货市场)、中央商场,淘便宜货。或交换,或向同行讨价还价,挑最划算的买。有時一放学也会去逛,有一次竟发现我们的体育老师周根发也在将摆弄过的器材(单连可变电容器)出卖。那時候这样的行为属投机到把范畴的,我和同学回校后笑而不敢声张,只能在私下传讲。虽说他平时为人也不怎的,但实在那時大家经济都不宽裕,无奈啊,我们也不会真的去告发他。現在想来买卖二手货也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

记得有一次,下午一放学我就和绰号叫阿德哥的同学(也是个无线电技术爱好者),从唐山中学一鼓作气,只花了二十分钟就步行到了牛庄路去淘处理品电讯零件。那时的精力之旺盛真不可思议啊!

工作以后有了经济来源,买电讯器材就宽裕多了。想来每月在这方面花费不少,长年累月的,什么电阻、电容、变圧器、电子管、晶体管、万用表等越积越多,但舍不得轻易扔掉,每次搬家时如何处理它们的去留,成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虽说要占据空间,又影响房间美观,但每每看到这些器物,便能回想起年轻时美好而趣味盎然的时光,以及为了爱好之物不知疲惫、甘之如饴的孜孜以求。再三权衡,总还是要留下来的。

从市青年宫讲座中学到的理论,加上自己的不断摸索、实践和提高,没多久我就成了无线电安装和修理的能手,也常为亲戚、邻居修理电子管收音机和半导体收音机,后来更是参加了“为你服务”等活动。

进入工厂后,我也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由于从事的是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调试、修理和检定工作,我的许多基本功都得益于学生时代的业余爱好,如烙铁焊接技术,能焊出一手漂亮的“绿豆”状的焊珠。绕制变压器也能做到排线平整,手法熟练,那都是受益于青年宫讲座的启蒙。

回想起那时候的青年宫,给青年们安排的活动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多么适合每个人各自的爱好,并且分文不收。当时著名的指挥家司徒汉,书法家沈尹默等,都亲自开班给年轻人授课,并结出了丰硕成果。如上海书协主席周慧珺老师,就是在青年宫拜上了沈尹默大师,并在严师的悉心指导下,刻苦学习,每日临池不止,功夫渐增,悟性开启,终成一代名家。同期还有一批青年书法家在这里诞生,日后纷纷成为了上海海派书法的台柱。

上世纪70年代,周慧珺以《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一帖成名

我怀念当时的青年宫,那是每一个追求上进的青年神往的地方,一个追梦的始发点。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德楠斋先生赐稿分享!

徳楠斋先生热文?忆庄源大酒庄?记忆中的校歌?东长治路的巨变?中秋时节忆长治路旧景?想起当年设摊卖药水的犹太人?难忘的小队活动?那些远去了的上海滩叫卖声?盖浇饭的由来?也谈老上海的理发店?商邱路上觅童趣?那个年代的歌?童年的歌谣?马厂路,上海五金制造业的发源地?学校生活的一桩趣事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unshanyinzhenz.com/jxxx/8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